拉肚子不拉稀通常指排便次數增多,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病理因素導致,如消化不良、慢性胃腸炎、腸易激綜合征、食物過敏,需要及時去醫院消化內科就醫,完善血常規、胃腸鏡、大便常規等檢查明確,并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具體病因做出針對性治療。
一、生理因素:如果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身保暖導致腹部受涼,因為寒冷氣體會導致腸蠕動加快,從而導致大便次數增多,可通過喝熱水、腹部按摩等方式緩解。另外,如果自身飲食量比較大會導致胃內容增多,進而消化出的殘渣增多,也可能會導致排便次數增多,一般不伴有其他癥狀可不予處理。
二、病理因素:1、消化不良:主要是因為胃腸動力障礙、飲食不當等引起,會導致患者餐后飽脹、中上腹疼痛等,主要是由于消化酶量不足,造成食物不能充分被分解、消化、吸收,形成一定滲透壓,導致患者腸道蠕動加快,使排便次數增加,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多潘立酮片、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藥物治療;
2、慢性胃腸炎:主要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以及腸道菌群失調導致,患者會出現食欲減退、反酸、惡心等癥狀,還會導致腸道潛在有害細菌,在受到細菌的炎癥刺激時,胃腸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引起胃腸功能紊亂,使得過多的水分在腸道內蓄積,出現排便次數多的癥狀,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美沙拉嗪腸溶片、硫酸阿托品片等藥物治療;
3、腸易激綜合征:主要與神經系統異常以及內臟高敏感性有關,患者會出現腹痛、便不盡感等,還會導致患者腸道蠕動亢進,出現頻繁排便的癥狀,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消旋山莨菪堿片、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等藥物治療;
4、食物過敏:如果患者存在對某些食物過敏的情況,會導致機體出現變態反應,刺激腸道蠕動增快,導致排便增多,若伴有惡心、嘔吐、皮膚瘙癢等癥狀,可使用鹽酸左西替利嗪片、地氯雷他定片等抗過敏藥物治療。
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觀察自身變化,若癥狀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告知醫生處理,另外建議飲食上以易消化、清淡的食物為主,如米粥、山藥、藕粉等,避免刺激胃腸道而加重不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