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精神、乏力、犯困、總提不起精神,統指乏力、犯困,常出現此癥狀,有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生理因素多為熬夜、過度勞累、不良飲食,或精神壓力大、女性特殊時期、低血糖反應等,這種情況下及時調整,避免相關因素即可改善。病理因素中常見的為貧血,多見于女性,此外,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心力衰竭、藥物影響、腦部疾病等,亦可引起乏力、犯困,這些疾病需明確病因后,再進行對因或對癥治療。
一、生理因素:1、熬夜:熬夜可導致睡眠時間不足,引起白天乏力、犯困,久之會引起睡眠質量變差,出現失眠;
2、過度勞累:白天持續工作時間過長或進行高強度體力活動,可導致乏力、犯困。另外,睡前過度運動也會導致隔天出現此癥狀;
3、不良飲食:睡前大量飲用濃茶、咖啡、酒精飲料可導致失眠,從而引起白天乏力、犯困;
4、精神壓力大:如工作、生活瑣事、情感問題等引起焦慮、自主神經紊亂、神經衰弱,導致白天乏力、犯困;
5、女性特殊時期:如月經期、更年期、排卵期等;
6、低血糖反應:人體處于饑餓狀態時的典型癥狀,可表現為乏力。
對于生理因素導致的乏力、犯困的患者,建議調整生活習慣,盡量避免熬夜,建議在11點前入睡。同時,患者還應避免負面情緒,工作時注意勞逸結合,閑暇時可以來回走動或聽音樂,放松自己。盡量避免睡前運動,將高強度運動改為中低強度運動,循序漸進。同時減少濃茶、咖啡、酒精飲料的攝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如奶茶、蛋糕、肥肉等。
二、病理因素:1、貧血:常見癥狀為乏力、犯困,可適當補充鐵劑、維生素等,嚴重時需就醫,針對引起貧血的病因進行治療;
2、糖尿病:乏力、犯困常見于老年患者夜間低血糖,通常合并多種基礎性疾病,嚴重者可導致昏迷,此類患者要積極監測睡前血糖。服用降糖藥物過量或進食減少,也可能引起低血糖,這類患者應及時調整藥物治療方案,規律飲食,積極監測血糖,少食多餐,避免血糖過低,外出時可攜帶少量含糖食物,如糖果、餅干等,低血糖發生時可盡快食用緩解癥狀;
3、甲狀腺功能低下:早期無癥狀,晚期嚴重時會引起新陳代謝低下表現,如乏力、犯困、嗜睡等,多見于老年患者。患者可遵醫囑服用相關藥物進行治療,如左甲狀腺素鈉片;
4、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典型癥狀為白天乏力、犯困、嗜睡等,還可表現睡眠打鼾、呼吸暫停,多見于肥胖者。患者可通過減重、睡覺時采取側臥體位來緩解癥狀,無特異性藥物可治療,但可通過手術,如懸雍垂腭咽成形術進行治療或佩戴正壓通氣呼吸機緩解癥狀;
5、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時心臟排出量不足,可表現乏力、犯困。應避免勞累,控制鈉鹽攝入,積極治療原發??;
6、藥物影響:大劑量服用他汀類藥物可能會影響肌酸激酶的水平,引起肌肉損傷,可表現乏力,還可能出現失眠、頭痛等神經系統的毒性反應,但這些情況比較少見。因此,服用這類藥物時需要定期檢測肝腎功能、肌酶譜,出現異常立即停藥。此外,長期使用鎮靜藥、抗抑郁藥也會引起乏力、犯困,這是正?,F象,無需過度擔心,嚴重時可咨詢主治醫師,減少用藥劑量或更換藥物;
7、腦部疾病:如腦供血不足、腦萎縮、腦梗死等。腦供血不足最為常見,典型癥狀為頭痛、頭暈、乏力、犯困等。應避免不良坐姿、久坐,同時控制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相關危險因素,還應積極查明病因并采取對因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