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碘伏擦腫的地方不會越來越腫,反而有助于預防感染、促進恢復,但少數人可能因過敏等特殊情況出現異常,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碘伏是臨床常用的廣譜消毒劑,其殺菌原理是通過氧化病原體原漿蛋白的活性基團,使其變性失活,進而達到消毒目的。當身體局部出現腫脹,若是因外傷破皮,碘伏能有效殺滅傷口表面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避免病菌侵入深層組織引發更嚴重感染,降低炎癥加重風險,利于消腫。像擦傷、割傷導致皮膚破損紅腫,規范使用碘伏消毒,傷口愈合過程更順利。不過,若個體對碘伏過敏,涂擦后免疫系統會誤認碘伏為有害物質,迅速啟動免疫反應,組胺等炎癥介質大量釋放,使得局部血管通透性急劇增加,組織液滲出增多,就會造成腫脹加劇,還伴有瘙癢、紅斑等癥狀。醫生在處理腫脹部位時,若考慮感染因素,會先以碘伏清創,再根據病情決定是否包扎及給予抗生素;若遇碘伏過敏者,立即停用,改用生理鹽水沖洗,給予抗過敏治療。
日常護理,用碘伏前確保傷口清潔,可用生理鹽水初步沖洗。擦拭時動作輕柔,避免損傷周邊皮膚。若涂抹碘伏后腫脹未緩解或出現異常,千萬別自行再用藥,保持局部清潔,等待就醫進一步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