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丹毒首選的拔罐法一般是刺血拔罐法。
丹毒大多數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侵襲感染所致,可影響皮膚表層、皮下組織內淋巴管及其周圍軟組織,常見的感染部位是下肢和面部,皮膚會突然出現大片紅斑,伴隨灼熱感、疼痛感,皮損逐漸向四周蔓延,紅斑基礎上可發生水痕、大皰或血痕,伴有發熱、寒戰或頭痛等癥狀。
治療丹毒,可采用拔罐法,一般首選刺血拔罐法,可以在紅腫部位先用針刺,然后再拔罐,使淤血邪毒散去,一般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毒素排出的作用。相對于留罐法、走罐法、留針拔罐法、閃罐法等拔罐法,刺血拔罐法的效果通常比較好,所以一般是首選。
其中留罐法需要將罐吸在應拔部位后留置一段時間,一般不能起到促進淤血消散的作用;其次走罐法,一般只能起到減輕軟組織壓力,改善疼痛的作用。此外,留針拔罐法的活血散瘀、拔毒瀉熱作用,也沒有刺血拔罐法明顯,所以治療丹毒一般不是首選。
需要注意,拔罐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操作下進行,如果拔罐法的治療效果不明顯,可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青霉素V鉀片等藥物進行治療,起到抗細菌感染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