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腳丫一般指糜爛。導致患者出現腳癢、脫皮、起水皰、爛腳丫的原因眾多,常見的有足癬、接觸性皮炎、慢性濕疹、汗皰疹、掌跖膿皰病等。由于病因不同,用藥也各異,不存在最好的藥物。建議患者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
1、足癬:在人與人之間可直接或間接傳染,主要因足底及趾間皮膚潮濕多汗,為致病菌營造了良好的生存和繁殖環境,且足底缺乏皮脂腺,缺少足夠的不飽和脂肪酸來抑制癬菌。足癬的發生還與個人多汗程度及免疫力強弱等因素相關。多發于腳底、腳趾間等部位,臨床上常有水皰、趾間糜爛、瘙癢、角質層增厚以及脫屑等表現。患者應先到醫院就診,遵醫囑進行治療。局部藥物治療包括使用高錳酸鉀溶液濕敷,以及應用復方水楊酸搽劑等促進角質剝落、加速水皰干涸,還有硝酸咪康唑乳膏等藥物抗菌。此外,如果患者的足癬較為頑固,則考慮采用鹽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膠囊、氟康唑分散片等進行系統治療。
2、接觸性皮炎:主要是由于接觸動物性、植物性和化學性物質,從而引發的急性或慢性炎癥反應?;颊吣_部的傷患處可能有水皰、紅疹,水皰破裂后有糜爛、脫皮等癥狀。藥物治療包括全身性和局部性治療,全身性治療遵醫囑用鹽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依巴斯汀片等抗組胺藥,局部治療可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3、慢性濕疹:若患部皮膚出現浸潤、增厚、色素沉著、表面粗糙等情況,并伴有瘙癢、水皰、糜爛的表現,則可能是慢性濕疹。若癥狀較輕,可遵醫囑使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鹵米松乳膏等藥物緩解皮損,同時也可遵醫囑采用氯雷他定片、鹽酸賽庚啶片等抗組胺藥來止癢抗炎。
4、汗皰疹:常與精神緊張、過敏、多汗等因素有關。腳部可出現深在性水皰,伴有瘙癢,后期可出現脫皮、糜爛。治療可遵醫囑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尿素軟膏,口服潑尼松片等。
5、掌跖膿皰病:病因不明,可能與感染、免疫等因素有關。在腳掌部位出現膿皰、水皰,可伴有疼痛、瘙癢、脫皮、糜爛。治療可遵醫囑外用卡泊三醇軟膏、他克莫司軟膏,口服阿維A膠囊等。
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保持腳部清潔干燥,避免搔抓,以防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