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臨死前心率的變化主要是逐漸減慢,下降至60次/分直至消失。若觀察到臨死前患者出現心率異常改變,應及時呼叫護士及醫生進行搶救。
心臟為人體動力器官,主要負責將血液運輸至身體各個部位,供應氧氣以及各種營養物質,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和功能。正常成人的心率為60-100次/分,平均心率為75次/分。對于臨死患者而言,心臟功能會逐漸下降,無法維持機體正常供血,會出現心率下降的情況。
另外,部分臨終患者也可能會出現短暫性心率加快表現,但持續時間較短,之后也會出現心率下降的情況。若未進行搶救或搶救措施未成功,心率就會繼續下降直至消失。由于心臟功能完全衰竭,所以身體其他組織器官無法得到充足的氧氣,多臟器逐漸衰竭,人也會死亡。
患者臨終前因大腦已經缺血、缺氧,所以無法正常行使感覺和運動功能。即使極力想說話,身體也不允許,最后可能只能說出邏輯混亂的詞語。另外,臨終患者剛開始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癥狀,但又因血氧飽和度下降而最終出現呼吸停止表現。血壓和心率都會逐漸下降,最后變成0。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講,血壓可能會先恢復正常,而后逐漸下降最后無法測量。
部分臨終患者還可能會出現大小便失禁、抽搐、流淚等臨床表現,同時由于心臟已經停止跳動,即沒有血液正常供應,所以四肢會變得冰涼、僵硬,一般無法觸及脈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