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
患者1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最高體溫38.5℃,同時伴有食欲減退、惡心、厭油膩、腹脹,尤以飯后為明顯;乏力、喜臥床;尿黃,如豆油色。到外院就診,化驗肝功能明顯異常,為進一步診治,遂來我院門診就診。經綜合檢查,診斷為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黃疸型,隨即給予患者藥物治療,經治療后,患者病情穩定,癥狀改善。
【基本信息】女、29歲
【疾病類型】急性甲型肝炎(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黃疸型)
【就診醫院】遼寧省人民醫院
【就診時間】2019年12月
【治療方案】一般處理(清淡飲食、臥床休息)+口服藥物(水飛薊賓膠囊)+靜脈注射(復方二氯醋酸二異丙胺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異甘草酸鎂注射液、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液)
【治療周期】住院治療20天,門診復診
【治療效果】發熱,消化道癥狀改善,肝功能好轉,病情穩定
一、初次面診
患者女,29歲,1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最高體溫38.5℃,同時伴有食欲減退、惡心、厭油膩、腹脹,尤以飯后為明顯;乏力、喜臥床;尿黃,如豆油色,尿量正常。到外院就診,化驗肝功能明顯異常,谷丙轉氨酶3160U/L,谷氨酰轉肽酶231U/L,谷草轉氨酶2388U/L,總膽紅素58.5μmol/L。為求進一步診治,遂來我院門診就診。查體:體溫36.5℃,神志清楚,鞏膜輕度黃染,肝區叩擊痛弱陽性。綜合檢查,初步診斷為病毒性肝炎急性黃疸型,需要住院隔離治療,向家屬交代病情,患者同意住院。
二、治療經過
入院后,給予患者感染科二級護理,清淡飲食,臥床休息,觀察病情變化。完善肝膽脾彩超,提示膽囊增大影像;進一步完善肝炎病毒譜,明確疾病分型。由于患者目前處于黃疸期,遂予以靜脈注射復方二氯醋酸二異丙胺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保肝,異甘草酸鎂注射液降酶,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液祛黃。同時,配合口服水飛薊賓膠囊進行保肝治療。肝炎病毒譜甲肝抗體IgM回報陽性,乙肝、丙肝、戊肝抗體陰性,明確診斷為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黃疸型。
三、治療效果
入院后患者發熱,惡心、腹脹、尿黃等癥狀逐漸好轉。治療后第3天復查肝功,結果顯示谷丙轉氨酶184.1U/L,谷草轉氨酶242.1U/L,堿性磷酸酶173U/L,總膽紅素32.3μmol/L,谷氨酰轉肽酶238U/L,病情好轉,黃疸下降,逐漸進入急性肝炎恢復期。住院治療20天,復查肝功顯示:谷丙轉氨酶55.8U/L,谷草轉氨酶28.8U/L,總膽紅素22μmol/L,谷氨酰轉肽酶124U/L,患者乏力、腹脹改善,無尿黃,遂予以患者出院。出院后,需繼續口服水飛薊賓膠囊進行保肝治療。
四、注意事項
患者經過積極治療,目前處于急性肝炎恢復期,肝功好轉,我感到十分欣慰,同時囑患者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1、恢復期仍要注意休息,繼續口服水飛薊賓膠囊進行保肝治療,療程1個月,否則容易出現病情反復,肝功能再次異常;
2、半月后門診復診, 復查肝功;如果出現乏力、尿黃、惡心、肝區不適等癥狀,需及時就醫進行復查;
3、目前患者病程超過3周,不具有傳染性,可解除隔離,可與家人共同就餐。
五、個人感悟
急性甲型肝炎是比較常見的病毒性肝炎,兒童和青年多發,可以發生隱性感染,而且不會轉為慢性感染,感染后免疫力持久,不會出現二次感染,臨床上急性感染可以分為黃疸型和無黃疸型,黃疸型肝炎較無黃疸型肝炎略重,部分黃疸型肝炎可遺留高膽紅素血癥,本病例患者就是黃疸型肝炎。治療上包括一般治療和保肝、降酶等對癥治療,預后大多較好,極少會出現急性肝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