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蕁麻疹性血管炎可累及患者手腕部,皮損表現為紅色斑塊,大小不一。
該病可能與反復寒冷刺激、多種微生物及寄生蟲感染有關,應遵醫囑治療。
癥狀蕁麻疹性血管炎可累及患者手腕部,出現紅色斑塊形皮損,大小不一,伴隨潮紅和水腫,皮損通常不會發生壞死,可伴燒灼感和疼痛感。
蕁麻疹性血管炎手腕癥狀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蕁麻疹性血管炎可能與反復寒冷刺激、多種微生物及寄生蟲感染有關,由于上述因素引起機體產生過敏性毒素及炎性反應,從而出現相應的癥狀。
治療對于蕁麻疹性血管炎,需要積極治療與本病有關的原發病,注意避免誘發因素。正常補體血癥型蕁麻疹性血管炎因癥狀較輕,可自愈,故不需要特殊治療。低補體血癥型蕁麻疹性血管炎的治療,主要取決于臨床癥狀和嚴重程度,部分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有效,還可單用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環磷酰胺等,或與糖皮質激素合用。
伴關節疼痛者可給予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另外,還可給予氨苯砜、羥氯喹和秋水仙堿等藥物,注意上述治療均應遵醫囑。
[1]徐金華.醫師考核培訓規范教程 皮膚與性病科分冊[M].**.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6.165-166.
[2]佟立.現代皮膚性病治療[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7.202.
[3]王寶璽.中華醫學百科全書 臨床醫學皮膚病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233-234.
[4]陸海濤.臨床皮膚性病學下.第2版[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264-265.
[5]吳志華,史建強,李定.皮膚性病診斷與鑒別診斷[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8.293-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