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發生與飲食習慣不良、遺傳、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原因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胃癌好發于胃竇部,由于胃癌存在多種轉移途徑,因此轉移部位不固定,但最早轉移的部位為胃臨近器官,如肝、十二指腸等。胃癌的常見轉移方式為直接浸潤、淋巴轉移、血液轉移、腹腔種植轉移,不同途徑轉移,其部位有一定差異。
1、直接浸潤:賁門胃癌易浸潤擴散到食管下端,胃竇癌可浸潤擴散到十二指腸。除此之外,也可以從原發部位向網膜、肝、結腸、脾等鄰近的器官浸潤,轉移后胃癌患者可出現胃周圍的器官疼痛,如肝區疼痛等;
2、淋巴轉移:是胃癌的主要轉移途徑,胃癌細胞可從胃黏膜下淋巴管,根據淋巴流向,轉移到其他分布淋巴管的部位或器官,如可向肝區、鎖骨等部位進行轉移,大多可表現為被轉移部位出現疼痛或功能受損;
3、血液轉移:一般發生在胃癌晚期,胃癌細胞通過體循環或門靜脈等途徑,向肝、肺、骨骼、腎、大腦等部位轉移,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熱、頭痛、咳嗽、肝腎功能損傷、骨骼運動異常等表現;
4、腹腔種植轉移:癌細胞可穿過漿膜,種植于腹腔內其他部位,如女性患者的癌細胞種植轉移到卵巢,會引發腹痛、腹脹、下腹部包塊、腹水等情況。
通常情況下,胃癌患者早期并不存在明顯不適癥狀,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反酸、惡心等消化道癥狀,隨著胃癌的發展,可能會出現體重下降、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現,當身體出現不適時,建議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延誤較佳的治療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