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飯喝酒,即空腹狀態下喝酒,相對較容易醉,因為在空腹狀態下喝酒,酒精被吸收進入血液的速度加快,并且還可能造成消化道出血、器官損傷。
空腹狀態下喝酒,由于胃內無食物存積,酒精吸收的速度比飽腹狀態下快,且吸收量也較大,因此酒精會直接對胃黏膜造成直接損傷,增加消化道出血風險,并且空腹狀態下酒精也會更快進入小腸,從而加快身體的吸收速度,導致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升高,較容易醉。除此之外,在空腹喝酒過多的情況下,還有可能會引起肝臟急性損傷、胰腺炎急性發作,因此建議存在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比如胃炎、潰瘍、肝臟疾病患者,不要長期大量喝酒。
對于長期大量喝酒并伴有惡心嘔吐、反酸、噯氣、上腹部疼痛、脹氣等消化不良表現的人群,建議戒酒,并且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比如超聲、內鏡等,若發現胃黏膜糜爛或肝臟呈糜爛性改變,必要時可結合醫生的意見,遵醫囑服用奧美拉唑、硫糖鋁等藥物,減少胃酸分泌,促進胃黏膜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