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皮脂腺痣屬于器官樣痣,可表現為局部出現凸起的小疙瘩,密集融合,無自覺癥狀,患者可遵醫囑給予激光等治療。
癥狀皮脂腺痣的皮膚損害可發生在面部、鼻部等部位,臨床可表現為局部出現紅色或黃色凸出皮膚的結節,看起來像小疙瘩樣損害,密集融合形成斑片狀,生長緩慢,患者多無自覺癥狀。
皮脂腺痣面部小疙瘩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皮脂腺痣鼻部小疙瘩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皮脂腺痣中有頂泌汗腺組織存在,經常并發其他附屬器腫瘤,提示皮脂腺痣是從原始上胚芽衍化得來;其組織中單純皮脂腺成分罕見,通常表皮、頂泌汗腺和毛囊均參與皮脂腺痣的形成,所以皮脂腺痣屬于器官樣痣。
治療皮脂腺痣早期皮損小、部位淺時,可選用CO2激光或電干燥術治療;青春期后患者的皮損,特別是并發基底細胞上皮瘤時,應及時采取激光或電切手術切除為佳。應注意手術切除要足夠深,達頂泌汗腺部位,治療需徹底,否則可反復發作,以上治療均需遵醫囑進行。
[1]樸永君.皮膚性病學.高級醫師進階.第1版[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6.362-364.
[2]李艷.實用皮膚科疾病診斷治療[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8.370-371.
[3]張學軍,鄭捷.皮膚性病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94.
[4]吳志華.皮膚性病診斷與鑒別診斷[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8.723-725.
[5]虞瑞堯.皮膚病鑒別診斷彩色圖譜.第1版[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