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性肺炎的影像學表現與病理學上的動態改變有關,病理學上可分為四期,即充血期、紅色肝樣變期、灰色肝樣變期以及溶解消散期。不同時期的影像學表現不同,各時期之間沒有明確界限,X線平片和CT表現如下:
1、X線平片表現:充血期可無陽性發現,或僅表現為肺紋理增多、肺通過度降低。在紅色肝樣變期和灰色肝樣變期,表現為密度均勻的致密影,累及肺段時可表現為片狀或三角形致密影,累及整個肺葉時則出現以葉間裂為界的大片狀致密影,在實變影中可見透亮的支氣管影,即“充氣支氣管”。溶解消散期實變區的密度逐漸降低,表現為大小不等、分布不規則的斑片影,炎癥最終可完全吸收或僅殘留少許索條灶;
2、CT表現:充血期病變呈磨玻璃樣密度影,邊緣模糊不清,病變區血管隱約可見。紅色肝樣變期和灰色肝樣變期可見沿肺葉或肺段分布的致密實變影,內可見“空氣支氣管征”。溶解消散期隨著病變的吸收,實變影密度減低,呈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影,最后可完全吸收。
大葉性肺炎常見于青壯年,臨床上起病較急,可有寒顫、高熱、胸痛、咳鐵銹色痰等特征。結合臨床資料與影像學表現,多可明確診斷。其中,CT檢查有利于早期檢出病變和鑒別診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