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痛風嚴重時,可以在耳部形成痛風石,形狀不規則,狀似結節,破潰后可以排出尿酸鹽結晶物。其病因較為復雜,需遵醫囑用藥治療。
癥狀痛風會在耳朵出現局部凸起的痛風石,看起來像結節一樣,表面皮膚較薄,破潰后有黃白色分泌物排出,為尿酸鹽結晶,同時伴有疼痛感,需及時就醫,必要時進行手術切除治療。
痛風耳部結節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痛風是由于嘌呤代謝障礙,引起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鹽沉積于皮下、關節及腎臟等組織中,而出現的代謝障礙性疾病。
治療痛風在急性發作期,一般在24小時內進行抗炎止痛治療,非甾體消炎藥、秋水仙堿和糖皮質激素可有效抗炎鎮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發作間歇期和慢性治療期的患者可選用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如丙磺舒片、保泰松片,同時服用碳酸氫鈉堿化尿液,抑制尿酸合成藥可選用別嘌醇。日常生活中患者應避免酗酒以及進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
癥狀嚴重時需要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但是需注意,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1]張麗芹.現代臨床皮膚性病治療實踐[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277-278.
[2]王辰,王建安.內科學下冊.第3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1227-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