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容量是血液中全部血細胞加全部血漿容量的總和,正常人可以出現生理性血容量不足,可自覺口渴、尿少,自己會多喝水。如果患者出現血容量不足,醫生則需盡快根據臨床表現、檢查結果,查明血量不足的原因,盡早診斷和治療。
通常正常人的血容量約4000-5000ml,占體重的7%。瘦者血容量較少,胖者血容量較多。如果幾天不飲水,血容量即可偏少。另外,某些疾病導致液體的丟失,可降低細胞外液的容量,如胃腸炎,血容量可從胃腸道丟失,包括嘔吐、腹瀉、大出血等,經腎臟丟失,如使用利尿劑大量利尿,經皮膚丟失,包括出汗等。還有腸梗阻、擠壓傷、急性胰腺炎等,有第三間隙的液體滯留,血管內液體減少,也會引起血容量不足。
血容量不足輕癥患者可出現精神不振、容易疲勞、口渴、體位性頭暈等,嚴重體液丟失可引發腹痛、嗜睡、意識模糊,患者自覺尿量減少或排尿頻率減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