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口腔頜面部先天發(fā)育畸形,一般需要通過序列治療的現代理念,包括第一階段治療、第二階段治療,第二階段治療分為乳牙期、替牙期、恒牙期、成人期,在患者生長的不同階段,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不同方法對牙頜面形態(tài)、功能和心理缺陷進行系統(tǒng)治療,以期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一、第一階段治療:通常在2歲以前完成,即嬰幼兒期治療。其治療內容包括上頜基骨弓矯形治療、唇裂修補術、腭裂修補術、語音訓練等。
二、第二階段治療:1、乳牙期:除下頜功能性移位引起前牙或后牙反頜,需要進行早期矯治外,主要著重于觀察患兒牙弓與頜骨的生長發(fā)育;
2、替牙期:可采用上頜前牽引方法,促進上頜骨向前生長,矯治上頜骨矢狀向發(fā)育不足,部分有牙弓狹窄病例者可進行上頜擴弓矯治;
3、恒牙期:進行常規(guī)固定正畸治療矯治,目的是繼續(xù)進行上頜前牽引,擴大并調整上頜牙弓形態(tài),排齊牙列,整平曲線,建立良好的咬合接觸關系。在矯治設計時,上牙弓的減數要特別慎重,盡可能保留牙齒。對于仍殘留牙槽裂者,仍可進行牙槽植骨手術,再通過正畸矯治將錯位牙齒移至植骨區(qū)排齊。對于初次唇裂手術效果不理想者,可以進行二期唇部修整手術;
4、成人期:接受正畸、正頜聯(lián)合治療,對于嚴重上頜骨發(fā)育不良與后縮患者,可以選擇上頜骨牽張方法,使上頜骨有效長度增加超過10-15mm,治療嚴重上頜骨后縮畸形,術后還需要進行咬合關系的精細調整和矯治后的保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