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的痣無異常表現,一般在切痣后可以不做病理檢查,但如果痣存在異常,建議患者在切痣后進行病理檢查,排除健康風險。
痣常見有交界痣、皮內痣、混合痣、色素痣等,通常是因為紫外線照射、激素水平改變、長期使用劣質化妝品、飲食不當等因素,導致黑色素細胞增多引起的,一般可采取藥水點痣、激光、冷凍、手術切除等方法將其去除。因為病理檢查主要是通過細胞學顯微鏡檢查,明確有無發生細胞層面的疾病改變,明確病變性質,以便根據實際病情在后續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案。
所以若患者在皮膚表現出現痣之后,沒有快速增大、瘙癢、出血、疼痛等異常表現,存在惡變傾向的可能性很小,一般不用進行病理檢查。但是若患者因痣存在相關異常表現,如突然發生面積增大、形狀突然不規則等,存在較為明顯的惡變傾向,建議患者在切痣后及時配合皮膚科醫生進行病理檢查,便于盡早明確具體原因,展開有效治療。
但需注意,在切痣后不管做不做病理檢查,都應注意局部皮膚護理,如外出做好防護、避免創面沾水等,以免造成感染,以免影響祛痣效果,導致皮膚狀態不能恢復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