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有圓形的斑塊一般是體癬、銀屑病、玫瑰糠疹、花斑癬、二期梅毒疹等原因所致。建議患者及時就醫,謹遵醫囑對癥治療,緩解病情。
1、體癬:皮膚癬菌感染皮膚,在皮膚上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斑塊,使得局部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邊界清楚,邊緣有鱗屑,中央趨于消退,伴有瘙癢。建議患者謹遵醫囑,外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藥物治療。
2、銀屑?。号c遺傳、環境因素、免疫功能異常等有關。皮膚出現邊界清楚的紅色斑塊,上覆多層銀白色鱗屑,刮除鱗屑后可見點狀出血現象,好發于頭皮、四肢伸側和背部,可伴有瘙癢或疼痛。建議患者謹遵醫囑,外用卡泊三醇軟膏、鹵米松乳膏等藥物,還可配合光療、口服阿維A等藥物治療。
3、玫瑰糠疹: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初起時在軀干或四肢近端出現一個圓形或橢圓形的母斑,呈淡紅色或黃褐色,直徑2-5cm,上覆糠秕狀鱗屑,之后在母斑周圍陸續出現較小的子斑,呈橢圓形,長軸與皮紋走向一致。一般無自覺癥狀或有輕度瘙癢。建議患者謹遵醫囑,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氫化可的松乳膏等,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等。
4、花斑癬:馬拉色菌感染皮膚角質層引起,多發生在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如胸部、背部、頸部等。皮膚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的淡褐色、淡紅色或白色斑塊,邊界清楚,表面有細小鱗屑,可融合成片,一般無自覺癥狀或有輕微瘙癢。建議患者謹遵醫囑,外用酮康唑乳膏、二硫化硒洗劑等抗真菌藥物治療。
5、二期梅毒疹:梅毒螺旋體感染后,經過一期梅毒硬下疳階段,進入二期。梅毒疹可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的玫瑰色斑疹、丘疹,直徑0.5-1cm,互不融合,無自覺癥狀,好發于軀干、四肢等部位?;颊哂胁粷嵭孕袨槭贰=ㄗh患者謹遵醫囑,需要進行驅梅治療,常用藥物為芐星青霉素。
皮膚出現圓形斑塊可能是多種疾病的表現,患者不要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如真菌檢查、梅毒血清學檢查等,以明確病因,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患者需遵醫囑定期復查,觀察斑塊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