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手術通常指的是內鏡下射頻消融手術治療,手術時間長、對消化道的刺激大、費用昂貴,且遠期臨床效果有待研究。因此對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臨床建議以藥物治療為主,而不建議選擇內鏡下射頻消融手術治療。
內鏡下射頻消融手術治療,是在胃鏡的引導下,將帶球囊的探頭、射頻導管,經內鏡的活檢孔送到胃和食管的結合部,在球囊上有4個針樣電極,可以刺入到胃和食管連接部的肌肉層中,釋放射頻電流產生熱量,造成局部組織的破壞再生,從而增加下食管括約肌的厚度和張力,且射頻能量能夠破壞食管肌層的迷走神經,阻斷一過性下食管括約肌松弛,此種治療方法適用于不能耐受長期服藥的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的反酸、燒心的癥狀,但該治療方法價格昂貴,對于下食管括約肌損傷通常不可逆,有發生食管狹窄或穿孔的風險,且需有經驗的內鏡醫生進行操作,因此臨床并未廣泛應用,其治療效果,也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臨床對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常采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方便、安全、有效、價格低廉。常用的藥物包括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鈉等,并在抑制胃酸的同時,使用多潘立酮片等藥物,加強食管和胃蠕動,以清除反流到食管的胃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