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鼓膜炎可累及外耳道,可出現滲液,干燥后可形成結痂,是大皰破潰后所致。該病的發生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需遵醫囑使用藥物治療。
癥狀鼓膜炎可使外耳道出現滲液,表現為有稀薄血性分泌物從外耳道流出,是由大皰破裂所引起,干燥后可形成結痂,自覺外耳道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并伴有聽力下降。
鼓膜炎外耳道癥狀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一般認為流感病毒是鼓膜炎的主要致病源,多與流感流行有關,也可發生在上呼吸道其他病毒性感染之后。
治療由于鼓膜炎疼痛較重,可遵醫囑對癥使用鎮痛藥物,針對病毒感染,可口服阿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在大皰破裂前局部用具有消炎鎮痛的苯酚甘油滴耳液,局部激光理療可促進炎癥吸收。當大皰破裂后,不能再用苯酚甘油滴耳,可用抗生素滴耳液預防繼發感染,以上治療均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1]***主編.現代臨床常見病護理學[M].云南.云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222-223.
[2]JeffreyCheng,JohnP.Bent主編.兒科耳鼻喉內鏡圖譜[M].廣東.廣東科技出版社.2020.4-5.
[3]王偉編著.耳鼻咽喉科疾病診治[M].吉林.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3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