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皮下出血可累及腳踝部位,表現為局部出血點,形成紅斑樣病損,其病因與血管本身因素有關,可遵醫囑進行相應處理。
癥狀皮下出血可發生在腳踝部位,表現為局部出血點,顏色為暗紅色、紫紅色等,形成紅斑樣病損,壓之不褪色,直徑在2-5mm,呈片狀,可伴有明顯的血腫甚至血皰。
皮下出血腳踝紅斑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皮下出血的原因包括血管本身因素,如血管脆性增加,周圍皮膚和皮下結構異常,如軀體打擊、維生素C缺乏和結締組織病。血小板計數和功能異常,藥物、全身疾病、凝血因子缺乏、肝臟疾病和維生素K缺乏等因素也可誘發皮下出血。
治療皮下出血較輕者,一般不必處理,可自行消退。若局部面積較大,腫痛明顯,可遵醫囑先制動、冷敷或用彈性繃帶加壓包扎。出血停止后,可在局部使用按、揉、摩、擦等手法治療,手法宜輕,同時加濕熱敷,以消腫止痛,促進淤血消散、吸收。對于疾病導致的皮下出血,注意查找病因,進行對因治療。
[1]張美林.推拿學;第2版(供中醫、中醫護理、中醫康復保健、中藥等專業中)[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07.11.
[2]王仲,晁爽.基層常見疾病診治實用教材[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20.01.100-102.
[3]張汝建.診斷學;第2版[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7.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