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兒童牙齒癢到哭,可能是牙齒萌出、牙結石刺激、過敏、齲病、牙齦炎等原因引起的,需要盡快就醫,明確診斷后通過日常護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的方式來處理。
1、牙齒萌出:7歲一般是兒童牙齒萌出時間,牙齒沖出牙齦組織時,可能會引起明顯瘙癢的癥狀,嚴重時可導致兒童哭泣的現象。家長應重視兒童的口腔衛生,如果出現明顯瘙癢感,可以含服一口冰水或是一顆冰塊,能夠減少神經末梢的活動,達到止癢的效果。
2、牙結石刺激:如果平時刷牙方式不當,可導致牙齒周圍形成牙結石,牙結石堆積過多時可引起明顯瘙癢感,伴有兒童哭鬧。建議家長幫助兒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式,如果癥狀相對比較嚴重,可以前往醫院就診,配合醫生通過洗牙的方式進行處理,利用超聲波振動的原理清除牙結石,能夠達到清潔牙齒的目的。
3、過敏:如果兒童誤吃了容易過敏的食物,例如杏仁、螃蟹、芒果等,可能會出現嘴唇周圍長丘疹、牙齒瘙癢、困難等癥狀。建議家長配合醫生給兒童使用鹽酸西替利嗪滴劑、地氯雷他定干混懸劑、氯雷他定糖漿等藥物進行治療,具有抗過敏的效果。
4、齲病:由于細菌感染等因素導致的牙體硬組織破壞,可能會誘發齲病,表現為牙齒出現齲洞、牙齦紅腫等,還伴有上述癥狀。家長應帶領兒童前往醫院就診,如果患牙還沒有換牙,可以配合醫生通過拔牙的方式來治療,有利于緩解癥狀。
5、牙齦炎:牙菌斑、食物嵌塞、牙錯位擁擠等因素容易誘發牙齦炎,表現為牙齦局部瘙癢、腫痛、口臭、哭鬧等。建議家長配合醫生給兒童使用甲硝唑片、青霉素V鉀顆粒、阿莫西林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具有殺菌、消炎的效果。
日常生活中,兒童應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牙齒萌出時應避免用舌頭頂牙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