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周炎通常可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采取局部用藥、全身用藥、切開引流、拔甲術(shù)、局部照射等措施治療。
1.局部用藥:早期多使用碘酊、碘伏等消毒劑進行局部涂抹,以殺滅細菌并防止感染擴散。消毒后,可外敷消炎鎮(zhèn)痛膏、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羅星軟膏、龍珠軟膏等藥物,這些藥物具有消炎、止痛、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2.全身用藥:若炎癥擴散至整個甲周,或局部用藥效果不佳時,需考慮全身用藥。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顆粒、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羅紅霉素、頭孢克肟、頭孢氨芐等,這些藥物能有效控制感染,促進病情恢復(fù)。
3.切開引流:若甲周炎已形成膿腫,且膿液較多時,需進行切開引流手術(shù)。通過手術(shù)將膿液排出,以減輕局部壓力,緩解疼痛,并促進傷口愈合。
4.拔甲術(shù):在某些情況下,如甲床下方已經(jīng)積膿,或甲溝處皮膚破損導(dǎo)致分泌物無法排除時,可能需要進行拔甲術(shù)。拔甲術(shù)能有效縮短病程,減少痛苦,并促進新甲的再生。
5.局部照射:可結(jié)合局部照射氦氖激光等物理療法進行輔助治療。這些物理療法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炎癥消退和組織修復(fù)。
用藥時務(wù)必謹遵醫(yī)囑,在日常生活中,應(yīng)注意指甲的修剪情況,避免修剪得過短或過度;同時保持鞋襪的清潔和寬松,避免長時間穿著過緊的鞋子;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勤洗腳,以減少細菌感染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