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癬可能是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等真菌感染所致。建議患者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日常護理、藥物治療的方式進行處理。
1、紅色毛癬菌:紅色毛癬菌是引發腳癬最常見的病菌之一,能在腳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大量繁殖,侵犯皮膚角質層,從而引起腳部皮膚出現水皰、脫屑、瘙癢等癥狀,還可能伴有皮膚增厚、粗糙等表現?;颊呖梢栽卺t生的指導下使用鹽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膠囊、氟康唑膠囊等藥物進行抗真菌治療。
2、須癬毛癬菌:須癬毛癬菌一旦感染腳部,會迅速在皮膚表面生長擴散,會破壞皮膚的正常結構,導致腳部出現紅斑、丘疹、浸漬、糜爛等癥狀,并且瘙癢感較為強烈?;颊呖稍卺t生的指導下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鹽酸布替萘芬乳膏、聯苯芐唑乳膏等藥物來緩解癥狀。
3、絮狀表皮癬菌:絮狀表皮癬菌喜好腳部的角質層環境,其感染后會使腳部皮膚角質化異常,出現鱗屑增多、皮膚干裂、疼痛等癥狀,同時可能會有輕微的瘙癢?;颊呖梢园凑蔗t囑使用復方酮康唑發用洗劑、硫軟膏、克霉唑乳膏等藥物進行治療。
4、犬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可通過接觸感染腳部,會引發腳部皮膚炎癥反應,造成局部皮膚紅腫、起皰、滲液等癥狀,可能還會伴有異味?;颊咝枰卺t生的指導下服用鹽酸阿莫羅芬片、利福平膠囊、灰黃霉素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5、石膏樣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在腳部寄生后,會刺激皮膚產生一系列變化,如出現邊界清晰的紅斑、水皰聚集、瘙癢難耐等癥狀,病情嚴重時可能會影響行走。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鹽酸環丙沙星乳膏、鹽酸萘替芬乳膏、鹽酸阿莫羅芬搽劑等藥物進行治療。
腳癬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腳部清潔干燥,勤換鞋襪,避免與他人共用拖鞋、腳盆等生活用品,防止交叉感染。同時,要選擇透氣性好的鞋子和棉質襪子,有助于病情的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