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蜂窩織炎系皮下組織、筋膜下、肌間隙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感染,患處皮膚潮紅、發熱、疼痛明顯,嚴重時可出現水皰、深在性膿腫癥狀。
癥狀蜂窩織炎系皮下組織、筋膜下、肌間隙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感染,可分為產氣性皮下蜂窩織炎、新生兒蜂窩織炎、頜下蜂窩織炎,具體癥狀如下:
產氣性皮下蜂窩織炎:
常在皮膚受損傷且污染較重的情況下發生,病變主要局限于皮下結締組織,不侵及肌層?;继幙沙霈F大面積皮膚發紅,多伴隨局部疼痛感,病變進展快且可觸感皮下捻發音,破潰后可有臭味。
產氣性皮下蜂窩織炎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新生兒蜂窩織炎:
初起時皮膚發紅,觸之稍硬。病變范圍擴大時,中心部分變暗變軟,皮膚與皮下組織分離,觸診時有皮下浮動感,膿液多時也可出現波動感。皮膚壞死時呈灰褐色或黑色,并可破潰。嚴重時可有高熱、拒乳、哭鬧不安、昏迷等全身感染癥狀。
新生兒蜂窩織炎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頜下蜂窩織炎:
主要來自口腔感染,可出現頜下皮膚輕度發紅、發熱、腫脹明顯,伴有高熱、呼吸急迫、吞咽困難等癥狀。感染常向頸深部蔓延,可累及頸闊肌后的結締組織及縱隔,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難。
頜下蜂窩織炎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蜂窩織炎主要是由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屬或其他型鏈球菌感染所致。由于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可釋放溶血素、鏈激酶和透明質酸酶等,炎癥不易局限,與正常組織分界不清、擴散迅速,在短期內可引起廣泛的皮下組織炎癥、滲出、水腫,導致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和內毒素血癥。
治療蜂窩織炎患者需遵醫囑使用青霉素或頭孢類抗生素治療,疑有厭氧菌感染時加用甲硝唑片治療。早期蜂窩織炎可通過硫酸鎂濕敷,或敷貼如意金黃散、魚石脂軟膏等,若形成膿腫應盡快切開引流。
[1]陳孝平,汪建平,趙繼宗.外科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10-111.
[2]許斌.外科學 第2版[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131-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