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兒日齡3天,生后24小時內出現(xiàn)黃疸,可能是生理性黃疸,也可能是病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包括母乳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感染性黃疸。
一、生理性黃疸:新生兒時期的生理性黃疸屬于一種特有的現(xiàn)象,胎兒在宮內低氧環(huán)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胎兒出生后,膽紅素生成過多,而肝臟功能不成熟,導致膽紅素代謝受到限制,所以會出現(xiàn)黃疸表現(xiàn)。早產(chǎn)兒黃疸持續(xù)時間會長一點,一般持續(xù)3-4周,甚至更久。生理性黃疸無需治療,會逐漸恢復正常。
二、病理性黃疸:1、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的發(fā)生可能是因為母乳中存在一種特殊的酶,使嬰兒腸內已被肝臟轉化的膽紅素重新被吸收到血液中,從而減緩體內膽紅素的排泄。母乳性黃疸患兒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停喝母乳24-48小時后,黃疸癥狀可明顯減輕。但對于膽紅素水平較高者,家長應密切觀察,必要時,可遵醫(yī)囑應用茵梔黃口服液、茵梔黃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
2、溶血性黃疸:多由于母親和胎兒血型不合,導致紅細胞遭到大量破壞,釋放出大量的血紅蛋白,致使血漿中非脂型膽紅素含量增多,超過肝細胞的處理能力,就會出現(xiàn)黃疸。對此,可以進行光療,或注射丙種球蛋白,嚴重時,可以選擇換血療法;
3、感染性黃疸:多數(shù)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肝功能受損,比如乙肝病毒,導致出現(xiàn)黃疸,常伴有腹瀉、腹痛等表現(xiàn)。對此,可采取光照療法,并應用恩替卡韋、雙環(huán)醇等藥物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