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細菌性心內膜炎要做體格檢查、尿液、血液檢查、類風濕因子、免疫學檢查、血培養、超聲心動圖、心電圖、X線檢查、CT檢查、牙科檢查等。具體分析如下:
1、體格檢查:根據患者的心臟狀況,確定其有無心跳的聲音,并對其進行評估。觀察是否有瘀點瘀斑、視網膜有沒有血斑、腳趾手指有沒有痛性結、手掌和足底有沒有無痛性出血斑。
2、尿液檢查:常見的是鏡下血尿和輕度的蛋白尿,一般是腎臟梗塞。有大量的紅血管和大量的蛋白尿可能是彌漫性腎病。
3、血液檢查:亞急性細菌型心肌炎時,表現為陽性的正色素型正細胞性貧血,其白細胞數為正常或輕微上升,分級計數輕微向左側移動。在急性細菌型心肌炎時,其白血細胞增多,核向左側偏轉。
4、類風濕因子:檢查有沒有風濕免疫系統的問題。
5、免疫學檢查:高丙種球蛋白血癥占25%,循環免疫復合體占80%。
6、血培養:對細菌性心內膜炎和細菌感染的最主要檢查手段。最近未經使用抗菌藥物的患者,血液培養的檢出率超過95%,且90%的患者在住院當日采集到的樣本均為陰性。
7、超聲心動圖:能夠反映病人的心臟結構,心臟功能,瓣膜結構和功能。
8、心電圖:AMI、房室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都有可能出現。
9、X線攝影:肺內多個小片樣的浸潤影顯示為敗血癥引起的肺動脈血栓。如果是左心功能不全,會出現肺部淤血、肺水腫等癥狀。主動脈上的細菌狀動脈瘤可
10、CT檢查:CT對腦梗死、腦膿腫及出血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11、病理檢查:有沒有贅生物或者心內膿腫。能確定腫塊的組成和本質。
12、牙科檢查:對牙髓炎、髓后膿腫、牙周炎癥等口腔疾病的診斷具有一定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