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高危型與低危型相較而言,高危型更為嚴重,但二者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建議發現HPV感染后,無論高危還是低危型,都要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HPV即人乳頭瘤病毒,依據致癌潛能分為高危型與低危型。高危型HPV,如HPV16、18等亞型,之所以引發高度重視,是因其與宮頸癌及其他多種生殖道惡性腫瘤緊密關聯。病毒一旦感染宮頸上皮細胞,會將自身基因整合進宿主細胞基因組,干擾細胞正常的增殖、分化調控機制,促使細胞異常增生、分化紊亂,歷經漫長的癌前病變階段,倘若未及時察覺、干預,進而有可能發展成浸潤性宮頸癌,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部分高危型HPV還與肛門癌、外陰癌等發病脫不了干系。反觀低危型HPV,如HPV6、HPV11等,主要誘發生殖器疣等良性病變。感染后,病毒促使皮膚、黏膜局部細胞快速增殖,形成肉眼可見的疣體,常出現在外陰、陰道、肛周等地,帶來瘙癢、灼痛等不適癥狀,雖說病變多呈良性,可疣體若長在尿道口、宮頸口等特殊部位,會影響排尿、同房,且疣體反復生長、破潰,增加局部感染風險,也給患者身心帶來極大困擾。值得注意的是,低危型HPV長期持續感染,在特定條件下,也可能量變引發質變,導致細胞惡性轉化,出現癌變可能。
日常護理上,保持外陰清潔,每日用溫水清洗,勤換內褲,避免不潔同房,增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進行HPV及宮頸細胞學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