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皮病并沒有明顯的初期、中期、晚期等分期,主要以急性期、慢性期劃分,損害以全身皮膚彌漫性潮紅、浸潤、腫脹和脫屑為特征。導致紅皮病發病的因素有很多,如磺胺類、青霉素、鏈霉素等藥物,或是繼發于濕疹、銀屑病等其他皮膚病,以及惡性腫瘤等。
紅皮病急性期水腫、滲出相對較明顯,而慢性期以皮膚浸潤為主,脫屑癥狀較為顯著。鱗屑可細小如糠秕狀或為大片脫屑,主要在手足部,大片脫落時如手套、襪套狀。數周后會出現毛發脫落、甲損害,大部分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淋巴結增大,常見于腋下、腹股溝淋巴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多為38-39℃。疾病會逐漸轉變為慢性,可多年不愈。
患者應注意積極去除病因,日常避免飲酒、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使用熱水、肥皂等堿性物質燙洗皮膚。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高錳酸鉀溶液洗浴,并外用凡士林等溫和保護劑,還需使用醋酸潑尼松片等藥物治療。病情嚴重時采取靜脈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注射用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等藥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