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是鼠疫,是感染了鼠疫桿菌后,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很強的傳染病。
患有鼠疫的患者會出現高熱、淋巴結腫痛、出血傾向、特殊肺部炎癥等癥狀,其致死率比較高,因此一旦發生感染,患者要及時前往醫院的感染病科進行治療。當人受到鼠蚤的叮咬、鼠疫桿菌經過破損的皮膚侵入人體或者是正常人吸入了鼠疫患者排出的飛沫,都可能引發鼠疫。且各類人群都容易受到感染,沒有明顯的性別和年齡的差別。一般在六月到十月份比較常見。
當病菌侵入人體以后,在局部會被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吞噬,但鼠疫桿菌具有抗吞噬作用,即使被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吞噬,也會迅速由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結繁殖,引起原發性淋巴結炎。當進入到人體的血液中,就容易造成敗血癥,嚴重影響人體的生命健康。
當患者感染鼠疫桿菌以后,在早期需要臥床休息,給予患者流質飲食如米湯、雞蛋湯等,或靜脈滴注葡萄糖和生理鹽水,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硫酸卡那霉素片、四環素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在早期經過積極治療以后,可控制感染,大大降低病死率。
為了避免感染鼠疫桿菌,進行滅鼠、滅蚤活動,及時將病死動物深埋,同時做好防護佩戴專業設備,并積極接種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