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癥一般在拔牙后2-3天出現,建議患者合理護理。
干槽癥是拔牙后牙槽窩骨壁的淺層骨炎或輕微的局限性骨髓炎,主要由口腔細菌引起的骨創感染導致。其典型癥狀包括拔牙部位出現劇烈疼痛,而且疼痛癥狀可能會放射至下頜區、耳顳部和頭頂部,且一般的鎮痛藥物難以緩解疼痛。
干槽癥一般在拔牙后2-3天出現,主要是因為拔牙過程中可能會造成的創傷和感染,以及拔牙窩的大小。創傷和感染是干槽癥的主要病因,而拔牙窩的大小也會影響其發生率。因此,為了減少干槽癥的發生,醫生在拔牙過程中通常會盡量減少創傷,拔牙后也會盡量縮小拔牙創口。
患者在拔牙后應嚴格遵守醫生的指導,包括在拔牙后24小時內不刷牙、不漱口、不吐沫、不用舌頭觸動傷口,以保護拔牙窩內的血凝塊,減少發生干槽癥的可能性。此外,患者還應注意飲食的清潔衛生,盡量進食軟食,避免拔牙側咀嚼,以減少對傷口的刺激。如果出現干槽癥的癥狀,應及時就醫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