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艾灸是借灸火的熱力和藥物作用,對腧穴、病變部位燒灼、溫熨,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艾灸肚臍眼時,需要在距離肚臍上3-4厘米的高度進行熏烤,或者是進行隔鹽灸。
操作方法肚臍眼中醫學中屬于神闕穴的定位。艾灸肚臍眼可直接用艾灸條灸,也可以采用隔鹽灸。艾灸條艾灸時,將艾灸一端點燃,在距離肚臍上3-4厘米的高度進行熏烤,施灸部位呈現溫熱舒適感時,固定不動,連續灸烤20-30分鐘,以局部溫熱潮紅為度。(以上操作均應由專業人士進行)
艾灸條灸肚臍眼圖
此外,也可以隔鹽灸肚臍眼。取少量食鹽放在肚臍眼,上面放錢幣大小的生姜片(姜提前用針扎數孔),將艾絨捏成圓錐狀艾柱,點燃并放在姜片上,當感覺溫熱時換新的艾炷,一次5壯。隔天1次。
隔鹽灸肚臍眼圖
注意事項艾灸肚臍眼(神闕穴)時要小心,因肚臍眼部位的皮膚較薄,容易受傷,因此,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溫度和時間,以防燙傷。如果被灸者情緒不穩,或在過饑、過飽、醉酒、勞累、陰虛內熱等狀態下,要盡量避免使用艾灸療法。
被灸者在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水的溫度應以略高于體溫為宜,在每次灸治結束后還要再補充一杯60℃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熱水。
被灸者在采用艾灸療法治療疾病的過程中,盡量不要食用生冷的食物(如喝冷水、吃涼飯等),否則不利于疾病的治療。
[1]李志剛.特效穴診療常見病[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22.
[2]周運峰,楊建宇.中醫治未病養生有道全圖解.經穴妙用[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