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膽原陽性+1在臨床上規范用詞應為尿膽原陽性1+。尿膽原為膽紅素代謝后所產生,少部分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尿膽原陽性1+為輕度升高。臨床上常用于黃疸的診斷,尿膽原陽性通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和治療。
一、生理性因素1、飲食因素:飯后、極度饑餓狀態、飲水量少或飲酒后進行檢查,易導致尿膽原陽性1+,一般無需治療,規律飲食和休息后可轉為正常;
2、運動因素:劇烈運動后,導致局部毛細血管破裂,造成尿膽原呈陽性1+,休息后可逐漸緩解;
3、藥物因素:如攝入含有咖啡因、安替比林、吩噻嗪等藥物成分均可導致尿膽原陽性1+,建議定期復查尿常規,如身體無其他不適,一般無需特殊治療,日常注意多飲水。
二、病理性因素1、肝膽疾?。撼R婞S疸、肝功能受損,導致膽紅素無法正常代謝,血液膽紅素升高,從而引起尿膽原陽性1+?;颊叱1憩F為乏力、肝區疼痛,惡心嘔吐、發熱、黃疸、腹瀉、不喜油膩等癥狀,需進一步檢查確診病因、對癥治療,如進行B超檢查、CT檢查、靜脈抽血等,可遵醫囑使用藥物進行保肝、疏膽、退黃等治療,如羥甲鹽酸胺、熊去氧膽酸等藥物;
2、心臟疾病:常見于心臟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疾病,導致肝臟淤血,尿量減少,尿膽原呈陽性1+,患者常表現為乏力、頭暈、心悸、少尿、呼吸困難等癥狀,可遵醫囑給與利尿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抗凝類等藥物進行綜合治療,如螺內酯、氫氯噻嗪、氯沙坦、美托洛爾、阿司匹林等,必要時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或行植入型心率轉復除顫器手術等等;
3、血液類疾?。撼R娙苎载氀⒕抻准毎氀?、敗血癥等疾病,導致尿膽原陽性1+,患者常伴有乏力、高熱、嘔吐、皮膚瘙癢、腰背酸痛等癥狀,可遵醫囑應用藥物進行治療,如甲潑尼龍、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藥物,環孢素、環磷酰胺等免疫抑制藥物,青霉素、頭孢菌素等抗菌藥物。
此外,高熱患者、嚴重便秘患者也易導致尿膽原呈陽性1+,通常也伴有膽紅素升高,應同時配合肝功能、B超、CT等檢查進行對癥治療,同時注意多飲水,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避免過度勞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