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體虱病累及下巴時,可表現為單個或多個大紅疙瘩,與健康皮膚的界限不清晰。
體虱病由體虱寄生于人體所致,需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物理和藥物兩種方法進行滅虱。
癥狀體虱病部分患者下巴可長出大紅疙瘩,單個或多個,部分疙瘩已融合成片,質地較硬,與健康皮膚的界限不清晰,觸摸時可感凹凸不平,患者自覺局部有明顯疼痛感。
體虱病下巴大紅疙瘩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體虱病是由體虱寄生于人體所致,體虱是昆蟲綱中虱科昆蟲,侵襲人體的體虱用口器刺入皮膚,吮吸人血以維持生活,叮蜇時放出的毒性分泌物為其致病因素,可刺激局部發生瘀點,多次叮蜇后引起皮膚敏感而有程度不定的炎性反應,從而出現體虱病。
治療體虱病是傳染病,應防治并重,避免接觸患者,嚴格消毒污染物。同時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物理和藥物兩種方法進行滅虱。被體虱或卵污染的衣被用54℃以上熱水清洗及烘干,或用隔離袋密封放置1周以上,即可滅虱。局部用殺虱劑有撲滅司林、胡椒基丁醚、克羅米通、胺甲萘等進行滅虱。
[1]張學軍,鄭捷.皮膚性病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01.
[2]方洪元,邢衛斌,張秉新,徐海環.實用皮膚性病手冊.第1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