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蕁麻疹一般可以使用抗組胺藥物、糖皮質激素、外用藥物、免疫抑制劑等藥物以治療。
1、抗組胺藥物:對于濕疹和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止癢效果。如氯雷他定,其能競爭性地阻斷H1受體,減少組胺對皮膚血管、神經末梢等的作用,緩解瘙癢、紅腫等癥狀。西替利嗪也是常用藥物,作用機制類似,可有效控制病情加重,尤其適用于慢性濕疹和慢性蕁麻疹患者,一般每天口服一次,可根據病情調整劑量。
2、糖皮質激素:對于急性、重癥濕疹或蕁麻疹有很好的療效。如潑尼松,其可以抑制炎癥反應,減輕皮膚的紅腫、滲出、瘙癢等癥狀。在濕疹的急性期,當有大量水皰、滲出時,可短期口服,癥狀緩解后逐漸減量。對于蕁麻疹伴有呼吸困難、腹痛等嚴重癥狀時,也可使用,但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3、外用藥物:對于濕疹,根據皮疹的不同階段選擇。急性期有滲出時,可用3%硼酸溶液濕敷,減少滲出。亞急性期和慢性期可使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對于蕁麻疹,外用爐甘石洗劑可起到止癢、散熱的作用,減輕皮膚的瘙癢和紅腫。
4、免疫抑制劑:對于一些慢性、難治性的濕疹或蕁麻疹,如環孢素,可通過調節免疫系統來控制病情。但免疫抑制劑有較多副作用,如肝腎功能損害、骨髓抑制等,需在醫生嚴格指導下使用,定期監測相關指標。
濕疹和蕁麻疹的治療需要根據具體病情、個體差異等綜合用藥,同時要注意避免誘發因素,如過敏原、刺激物等。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遵醫囑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