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并沒有小葉肺癌這一說法。按解剖學位置分類,肺癌分為中央型肺癌和周圍型肺癌。根據病理類型的不同,可將肺癌分成小細胞癌和非小細胞癌,其中非小細胞肺癌最為常見,約占肺癌總發病率的85%,可細分為鱗癌、腺癌、大細胞癌等。
1、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主要表現是刺激性干咳、咳痰、胸悶氣短、胸痛等。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分期包括局限期和彌漫期,局限期的患者預后尚可,可以通過全身化療、局部根治性放療,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此類疾病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控制,容易發生進展、復發。彌漫期的患者在治療上沒有明顯的局部治療機會,而是以全身性抗腫瘤治療為主,有時以化療為主,需要結合使用免疫抑制劑,共同對小細胞肺癌進行治療,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的生存期延長,改善其生活質量;
2、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主要癥狀為刺激性咳嗽,咳少許白色黏液痰,患者還會出現咯血、呼吸困難、體重下降等癥狀。非小細胞肺癌主要包括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介入治療等。如果是早中期的非小細胞肺癌,首選手術治療,如果患者存在高危因素,在術后需要積極進行全身化療來鞏固手術效果。如果是晚期的小細胞癌患者,已經喪失了手術機會,可以化療、靶向治療等,以改善患者的癥狀,延長其生存期。
出現肺癌后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和檢查,然后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以盡量延長壽命,提高生存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