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由支氣管、肺部疾病,以及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疾病等引起,主要是由于肺循環阻力增加,導致患者肺動脈高壓,進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擴大,甚至發生右心衰竭的心臟病。
1、支氣管、肺部疾?。喝缏宰枞苑渭膊?、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結核間質性肺病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比較常見的原因,需要患者及時進行原發病的治療,可以控制病情的進展,減少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發生;
2、胸廓疾病:如胸廓畸形、脊柱畸形,以及神經肌肉病變等,導胸廓活動受限,患者的肺部長期受壓、感染等,并發肺氣腫、纖維化、缺氧的癥狀,使患者的肺動脈高壓,發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情況;
3、肺血管疾?。喝绶窝ㄋㄈY、肺血管炎等,導致患者的肺小動脈血管狹窄、阻塞等,使患者的肺動脈血管的壓力增高,導致心臟負荷過重,出現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情況;
4、其他:如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原發性肺泡通氣不足等,由于患者長時間的呼吸不順暢,肺血管壓力增高,都會發生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情況。
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臟的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加重病情,平時可適當鍛煉,多到戶外空氣新鮮的環境中練習深呼吸,吹口哨,縮唇呼吸,以改善呼吸肌力量,增加肺活量,增強機體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