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和鮮紅斑痣的區別通常是主要病因不同、誘因不同、好發位置不同、癥狀不同、治療方式不同等。
1、主要病因不同:血管瘤的形成可能是血管形成因子與血管形成抑制因子之間的平衡失調、細胞外基質和蛋白酶表達變化等。鮮紅斑痣易出現在三叉神經、頸神經和脊神經的分布區域,提示鮮紅斑痣的發病原因可能與神經因素有關。
2、誘因不同:母親長期接觸皮革、塑料、油漆涂料等有害物質,以及日常接觸化肥農藥是嬰幼兒血管瘤的誘因之一。對獲得性鮮紅斑痣來說,外傷是最常見的誘因。
3、好發位置不同:血管瘤好發于皮膚、皮下組織。鮮紅斑痣好發于面部、頸部和頭皮,易出現在三叉神經分布的區域。
4、癥狀不同:血管瘤表現為皮膚充血性斑片,部位較深的血管瘤皮膚可呈淺藍色,或僅表現為皮膚隆起。鮮紅斑痣主要表現為大小不等的淡紅或暗紅色斑片。
5、治療方式不同:血管瘤患者若出現血小板、血紅蛋白下降及凝血功能改變,需注意控制感染,存在活動性出血可考慮輸入血小板。鮮紅斑痣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激光、光動力療法、藥物聯合激光等。
治療期間注意避免按壓患處,保持局部的干凈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