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慢性光線性皮炎可累及后頸部位,可出現結痂現象,觸摸質地干燥、粗糙,伴有鱗屑附著。
病因主要是光敏物質的存在,需使用物理遮光措施和化學遮光劑改善治療。
癥狀慢性光線性皮炎的皮疹可發生于后頸部,可表現為皮膚發紅、粗糙,表面出現結痂,多為暗紅色,痂塊的大小不一、薄厚不均,結痂表面及其周圍有鱗屑附著。
慢性光線性皮炎后頸結痂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慢性光線性皮炎的病因主要是光敏物質的存在導致。常見的有接觸性光敏物,如藥性肥皂、清潔劑中的香料等,某些植物和野草等,以及口服的藥物或食物,如四環素、灰黃霉素、磺胺類等。以上光敏物質的刺激可發生慢性光線性皮炎。
治療慢性光線性皮炎的治療可使用物理遮光措施和化學遮光劑,避免接觸變應原和光敏性物質,避免使用光敏性藥物等,也可遵醫囑使用藥物治療,局部常使用糖皮質激素制劑和潤滑劑,系統用藥多選用羥氯喹、沙利度胺等。另外,光療也可治療慢性光線性皮炎,可選擇窄波UVB,或補骨脂素聯合長波紫外線照射治療。
[1]王寶璽主編.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臨床醫學皮膚病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164.
[2]王暢.實用皮膚病診療手冊.第5版[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