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脈絡叢囊腫為顱內腦脊液堆積形成的假性囊腫,一般與飲食無關,無法通過進食使胎兒吸收。腦脊液是存在于腦室及蛛網膜下腔的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其產生的部位是在側腦室的脈絡叢,大部分是血漿的一種超濾液,但也有脈絡叢主動分泌的成分。故胎兒脈絡叢囊腫的吸收和形成與飲食并無關,無法通過飲食使其吸收。
胎兒脈絡叢囊腫是指孕14-28周經超聲檢查時,在胎兒側腦室脈絡叢內發現散在的直徑≥3mm的囊腫。大部分胎兒脈絡叢囊腫在妊娠26周后消失,僅少數呈進行性增大。胎兒脈絡叢囊腫多位于第三腦室、第四腦室、側腦室,為產生腦脊液的場所,如果在懷孕26周之前出現胎兒脈絡叢囊腫,一般可為單發或多發,需定時觀察。
如果胎兒脈絡叢囊腫在超過孕26周后仍不消退,可高度懷疑胎兒存在染色體異常,與胎兒不良臨床結局存在一定的關系。因此,胎兒脈絡叢囊腫又是提示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指標之一,需要進行B超排畸檢查,除外胎兒器官臟器的發育異常之外,亦需檢查軟指標的異常情況,對胎兒染色體進行評估。如頸后透明帶掃描,如果頸項透明帶的厚度增寬,提示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風險較大。
建議孕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營養均衡,適量攝入蔬菜、水果、肉類、蛋類等,同時還要適量的運動,合理休息避免熬夜,以保證充足的睡眠,從而有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