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感冒主要表現(xiàn)為畏寒、手足冰涼、精神疲倦、面色蒼白、乏力等,代表方劑有麻黃附子細辛湯、九味羌活湯、玉屏風顆粒等。
1.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由麻黃、細辛、附子組成,具有助陽解表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素體陽虛、外感風寒、無汗惡寒、發(fā)熱蜷臥、苔白、脈反沉等,需注意惡寒蜷臥、下利清谷、手足厥寒等少陰腎陽虛衰、陰寒內盛里證者禁用。
2.九味羌活湯:九味羌活湯由羌活、防風、蒼術、細辛、川芎、香白芷、生地黃、黃芩、甘草組成,具有發(fā)汗祛濕、兼清里熱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外感風寒濕邪,內有蘊熱證、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等,但風熱表證及陰虛內熱者不宜使用。
3.玉屏風顆粒:玉屏風顆粒由黃芪、防風、白術組成,具有益氣、固表、止汗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表虛不固、自汗惡風、面色?白或體虛易感風邪者。目前玉屏風顆粒不良反應和禁忌尚不明確,但玉屏風顆粒宜飯前服用,服藥期間忌油膩食物,小兒、孕婦、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服藥2周或服藥期間癥狀無明顯改善或癥狀加重者,建議停藥并去醫(yī)院就診。
除此之外,陽虛感冒還能用參蘇丸、黃芪精口服液等藥物治療,建議患者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藥,以免引發(fā)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