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孩子隔三差五流鼻血,通常是由于非疾病因素導致,如鼻腔干燥、缺乏維生素C,也可能是由于疾病因素導致,如外傷、鼻炎、鼻部發育畸形等,孩子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明確原因,并積極治療。
一、非疾病因素:1、鼻腔干燥:一般與天氣干燥、孩子飲水過少等因素有關,由于鼻黏膜過于干燥,鼻內毛細血管脆性增加,若孩子挖鼻、用力摳鼻,就可能會導致鼻內毛細血管破裂、流血,建議孩子增加飲水量,家長也可在室內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
2、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C對血管有一定的修補、保養作用,若孩子缺乏維生素C,可導致血管壁脆性增加,在擤鼻、摳鼻子的情況下,就會導致鼻內毛細血管破裂,引發流鼻血的情況。孩子可使用維生素C片等藥物治療,也可多進食西紅柿、橙子等新鮮蔬菜、水果。
二、疾病因素:1、外傷:若孩子不慎碰撞到鼻子,或者出現面部朝下摔倒等情況,可能會導致鼻腔黏膜血管受到外傷刺激,出現破裂的情況。此時可使用衛生紙、無菌棉球等放入鼻腔內壓迫止血。
2、鼻炎:如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主要與鼻腔感染、接觸了花粉等過敏原有關。過敏性鼻炎的孩子可出現打噴嚏、流大量清水樣鼻涕等癥狀,慢性鼻炎的孩子可由于炎癥刺激導致鼻內黏膜充血、水腫,若打噴嚏時動作過猛或者用力擤鼻,可導致黏膜下的毛細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孩子可使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過敏藥物治療,平時應避免接觸過敏原,慢性鼻炎的孩子可以使用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鼻噴霧劑。
3、鼻部發育畸形:如鼻中隔偏曲等,由于偏曲的凸面部位黏膜較薄,所以容易導致鼻黏膜結痂或糜爛,而引發鼻腔出血的情況,常伴隨鼻塞等癥狀。孩子可進行手術治療,如鼻中隔黏骨膜下矯正術等。
另外,若孩子存在血小板減少、凝血因子缺乏、傳染性肝炎、血友病、白血病等,均可導致孩子的鼻子流血,家長可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小兒耳鼻咽喉科就診,完善血常規、鼻內鏡等檢查,日常應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流通,每日通風2次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