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食管和反流性食管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病癥,巴雷特食管是一種病變,而反流性食管炎則屬于食管損傷,兩者在性狀、癥狀、位置均存在一定區別。
1、性狀:巴雷特食管為管下段黏膜的復層鱗狀上皮被單層柱狀上皮所替代的一種獲得性化生性改變,是大部分食管腺癌的癌前病變。反流性食管炎又稱糜爛性食管炎,是由于胃內容物或十二指腸液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糜爛、潰瘍、狹窄或出血;
2、癥狀:巴雷特食管其主要癥狀為反酸、頻繁燒心、吞咽困難等,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癥狀為胸骨后或劍突下的燒灼感,以及胃內容物向口咽部涌入等,但無吞咽困難的癥狀;
3、位置:巴雷特食管在內鏡下可見食管鱗狀上皮與胃柱狀上皮的交界線相對于食管胃結合部上移≥1cm。反流性食管炎則常發生于食管黏膜處,因胃內容物或十二指腸液反流入食管從而引起食管發生炎癥。
存在巴雷特食管或是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日常都宜進食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攝入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同時超重者應減肥,減肥可減少腹內壓及反流,有利于身體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