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即發熱,一歲寶寶一覺醒來就發熱可能是生理因素、感冒、急性胃腸炎、幼兒急疹、手足口病等引起。
1、生理原因:如果寶寶睡覺時蓋的被子過厚,導致散熱不足,或者醒來后出現哭鬧、運動,導致產熱增加,可能會導致體溫暫時升高,看起來像發熱。但是通常一段時間后體溫會逐漸降低至正常水平,且沒有其他不適癥狀。
2、感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溶血性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等病原體,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通過被污染的手或用具傳播。如果一歲寶寶接觸被污染的生活用品,病原體會在體內繁殖,夜晚睡覺受涼后,可能會導致呼吸道感染加重,引起機體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出現一覺醒來就發熱的癥狀。病毒感染一般可遵醫囑使用利巴韋林顆粒,細菌感染則可使用阿莫西林顆粒、頭孢拉定干混懸劑治療。發熱嚴重的情況下,還應遵醫囑使用布洛芬混懸滴劑;
3、急性胃腸炎:如果一歲寶寶睡前進食帶有大腸埃希菌、諾如病毒等病原體的食物,會引發胃腸道黏膜的急性炎癥反應,此時體溫受炎癥影響會有所升高,從而導致一覺醒來就發熱的現象,可伴有腹瀉、嘔吐等癥狀。可遵醫囑使用蒙脫石散、阿莫西林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藥物治療;
4、幼兒急疹:多由于病毒感染導致一歲寶寶突然發熱,體溫下降后,頸部、胸部等部位會出現粉紅色斑丘疹,也可導致一歲寶寶一覺醒來就發熱。如果體溫過高,除了冰敷額頭、溫水擦拭外,還可選擇退熱藥物治療,如對乙酰氨基酚滴劑、布洛芬混懸液,此外還應使用注射用更昔洛韋鈉抑制病毒生長;
5、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感受柯薩奇病毒、腸道病毒71型引起的急性發疹性傳染病,以手掌、足跖、口腔及臀部等部位出現斑丘疹、皰疹,或伴發熱為特征。應隔離消毒,遵醫囑給予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等減輕癥狀,預防并發癥,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加快恢復。
建議及時前往醫院的兒科就診,查明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針對病因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