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里長了個疙瘩疼,可能是直腸肛管周圍膿腫、肛裂、痔瘡的表現。還有可能是直腸脫垂、肛瘺導致,需要根據具體的發病原因選擇適合的方法進行治療。
1、直腸肛管周圍膿腫:指發生在直腸肛管周圍軟組織,或者周圍間隙內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并且形成膿腫。大多是肛腺感染引起,也有可能是繼發于肛周的皮膚感染、擦傷、肛裂、內痔等。做直腸指檢時可以觸及肛門里邊有疙瘩,實際上是膿腫。出現感染后,往往有明顯的疼痛癥狀,還可以觸及有波動感。一旦確診,建議盡早使用針對革蘭陰性桿菌有效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如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等。還可以考慮行溫水坐浴、局部理療等,發展到成膿階段,需要切開排膿引流,定期換藥消毒促進愈合;
2、肛裂:是肛管皮膚層受到機械性的損傷撕裂而出現的潰瘍,發病原因與大便干燥、強行用力排便、肛管局部的血液循環欠佳等因素有關,疼痛、便秘、出血是肛裂的典型癥狀。如果肛裂病程較久,在直腸指檢時不僅可以觸及潰瘍面有明顯的疼痛癥狀,還可以觸及肛門里有疙瘩,實際上是肥大肛乳頭。治療上需要在切除肛裂的同時將肥大的肛乳頭一并切除,日常還需養成規律排便的習慣;
3、痔瘡: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肛門直腸疾病,可能與肛墊下移、肛管直腸周圍靜脈病理性擴張迂曲有關。如果痔塊體積增大到一定程度,在肛門里可以觸及有疙瘩,從而出現疼痛癥狀,與痔塊內發生急性血栓栓塞有關。通??梢钥紤]外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還可以遵醫囑內服化痔片等進行治療,并且行肛門熱敷或者蒸汽浴治療。如果效果不佳,需要手術剝離血栓或者切除痔塊;
4、直腸脫垂:是腹內壓頻繁增高、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等,導致的直腸壁部分或者全層向下移位。患者肛管直腸內有憋脹下墜不適癥狀,還可能有便血癥狀。直腸指檢時可以觸及肛門里邊有疙瘩,是下移的直腸壁,之所以會有疼痛癥狀,通常與直腸壁頻繁下移有關。如果是直腸內脫垂,以保守治療為主,如注射用鹽酸博來霉素等。如果是直腸外脫垂,大多建議手術,如行直腸懸吊固定術等;
5、肛瘺:是位于肛管直腸周圍的肉芽腫性管道,大多由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引起。部分患者肛門可有潮濕瘙癢癥狀,當瘺管內形成膿腫時,還可以觸及肛門里有疙瘩,而且有疼痛癥狀。一方面需要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如注射用阿莫西林鈉、替硝唑氯化鈉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等。另外一方面還需要積極手術切開排膿引流,并且將瘺管切開或者切除,開放傷口,定期換藥促進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