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調味用品,在少量食用之后對人體并沒有傷害,還可提高飯菜的鮮美。但如果長期、過量食用味精,則可能會給機體帶來一定的危害。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糧食發酵之后,提出的谷氨酸鈉結晶,屬于蛋白質的分解產物,可以為機體補充氨基酸。味精并不屬于單純的鮮味,還會有酸、甜、咸、苦等味道,使用味精主要是為了提高飯菜的鮮美,促進人的食欲,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機體攝入的營養,進而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但味精不能夠長期過量吃,否則會給人體帶來危害,如容易導致人體處于缺鋅的狀態,對于視力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嬰幼兒在大量使用味精之后,對于身體的傷害會比較大,可能會使血液當中的鋅轉變成谷氨酸鋅,然后隨著尿液大量排出體外,造成急性鋅缺乏,可能會出現夜盲癥或者是性晚熟等癥狀。此外,味精還可能會降低人體的牛磺酸,從而影響視網膜的發育。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少量地使用味精對飯菜進行調味,但對于哺乳期的婦女、嬰幼兒應盡量少吃或不吃味精,以免對身體造成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