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心跳每分鐘是60-100次,其可能會受性別、年齡、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一定的差異或短暫波動,只要心跳長時間在正常的數值范圍內,通常屬于正常的情況,不會導致身體不適,也不會引起相關病變,因此,不用過于緊張或焦慮。
人體一分鐘心跳的次數在醫學上稱為心率,其對于臨床醫學具有重要意義,是評估身體情況的重要指標。心跳是心臟的搏動,是心臟收縮以及舒張的周期性運動,可以起到推動血液循環的作用。
在睡眠狀態下,機體的基礎代謝率較低,每分鐘心跳可能低于60次,這屬于正常情況。但如果長時間清醒狀態下,每分鐘心跳都低于60次,則可能患有病竇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等疾病。
在進行跑步、洗澡、爬樓梯等活動后,每分鐘心跳可能高于100次,也屬于正常情況。但如果每分鐘心跳長時間高于100次,則可能提示患有心力衰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等疾病。
如果存在心跳明顯異常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遵醫囑完善心臟彩超、動態心電圖等檢查,明確病因并積極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