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套疊患者在疾病急性發作期間一般不能喝奶粉,如果身體基本恢復,此時通常能喝奶粉。
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相鄰腸管內的狀態,是一種少見病,可能是感染、腸道發育異常、幼兒性息肉、腸道蠕動節律紊亂等原因引起的。該病主要表現為陣發性腹痛、便血和腹部包塊。隨著疾病的進展,有可能會出現腹脹、嘔吐等腸梗阻癥狀,嚴重者可出現腸壞死,可引起高熱、意識喪失等。
在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的胃腸功能比較脆弱,此時喝奶粉,容易刺激胃腸道,導致上述不適癥狀加重。尤其是自身對奶粉中部分成分過敏的患者,盲目喝奶粉可引起頻繁腹瀉、嘔吐、休克等癥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如果處于腸套疊急性發作期,一般不能喝奶粉。
但是,患者出現不適癥狀后盡快前往醫院就診,配合醫生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采用腸套疊復位術進行治療,此時能較快恢復正常。當身體基本恢復時,通常能適量喝奶粉,此時奶粉含有的蛋白質、脂肪以及各種維生素能為身體補充營養、提供能量,有利于自身健康。
日常生活中注意根據氣候的變化增減衣物,避免腹部受涼引起胃腸道蠕動節律紊亂。同時應保持清淡飲食,避免熬夜、過度勞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