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怕冷可能是陽氣虛衰、氣血不足、外感寒邪、肝郁氣滯、脾腎陽虛等因素所致,建議患者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檢查,通過日常調理、中藥治療的方式進行處理。
1、陽氣虛衰:先天體質較弱、年老體衰、久病傷陽等原因,可能出現體內陽氣虧虛,陽氣具有溫煦機體的作用,陽氣虛衰則無法溫養身體,從而出現畏寒怕冷、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蒼白等癥狀。調理方式主要是注意保暖,避免勞累,同時患者可以服用桂附地黃丸、右歸丸、金匱腎氣丸等藥物。
2、氣血不足:長期飲食不規律、過度勞累、失血過多等可能造成氣血生成不足或耗損過多,氣血無法充分滋養和溫煦身體,引起畏寒怕冷、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萎黃等癥狀?;颊咝枰⒁庑菹?,加強營養,同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八珍益母丸、十全大補丸、歸脾丸等藥物。
3、外感寒邪:淋雨、受寒、長期處于寒冷環境等因素,寒邪侵襲人體,阻遏陽氣,可能會出現陽氣不能正常布散,出現畏寒怕冷、發熱、頭痛、無汗等癥狀?;颊邞敿皶r保暖,避免再次受寒,同時可遵醫囑服用風寒感冒顆粒、正柴胡飲顆粒、荊防敗毒散等藥物。
4、肝郁氣滯:精神壓力大、情志不舒等,容易出現肝氣郁結,氣郁日久可化火傷陰,進而影響陽氣的運行和布散,出現畏寒怕冷、胸脅脹痛、煩躁易怒、情緒抑郁等癥狀?;颊邞⒁庹{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同時可按醫囑使用逍遙丸、柴胡疏肝散、加味逍遙丸等藥物。
5、脾腎陽虛:長期飲食不節、勞累過度、久病等可能損傷脾腎陽氣,脾腎陽氣不足則溫煦失職,引發畏寒怕冷、腹瀉、水腫、腰膝酸軟、性功能減退等癥狀?;颊咭⒁庑菹?,避免勞累,同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脾腎兩助丸等藥物。
此外,患者要注意保暖,適當進行運動,飲食上多吃溫熱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