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常見可能引起腹脹的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另外,肝病還可能引起胃腸道功能失調,從而導致腹脹,臨床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藥物。
1、病毒性肝炎:主要以抑制病毒活性、恢復肝功能為主,常用的有干擾素,如拉米夫定;免疫調節劑,如胸腺肽;還可以適當使用護肝藥物,如水飛薊;
2、酒精性肝?。焊姑浺话闩c腹水的生成有關,除了應用水飛薊保肝、復合維生素維持營養以外,還可考慮通過穿刺抽吸腹水、輸注人血白蛋白等方式減輕腹內高壓。另外,日常飲食需注意攝入優質蛋白,保證營養;
3、肝硬化:可能會引起門靜脈高壓、胃黏膜水腫,影響消化液的分泌和腸蠕動,從而導致腹脹。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要積極進行保肝治療、抗纖維化治療,可以選擇水飛薊保肝,以及扶正化瘀膠囊、復方鱉甲軟肝片抗纖維化。另一方面配合使用胃腸動力藥,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或者中成藥,如四磨湯、保和丸等。有些肝硬化的病人會產生腹水,在治療腹水的時候同時會使用利尿劑,由于利尿劑的使用往往會造成低血鉀,嚴重的低血鉀也可引起腹脹的癥狀,這個時候需要口服補鉀的藥物,例如氯化鉀緩釋片,糾正血鉀后腹脹才能緩解;
4、其他:肝病可能會影響膽汁的分泌與排泄,影響脂肪類食物的消化、吸收,引起胃腸道功能失調,從而導致腹脹。病人可以通過減少脂肪的攝入改善,無需服藥。另外,肝病還可能引起腸道的菌群失調,有害的細菌增多,有益的細菌減少,使腸道里產氣過多發生腹脹,這種情況建議口服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藥物,調節腸道菌群、減輕腹脹的癥狀。
肝病引起了腹脹,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低脂飲食,均衡營養。同時適當補充各類維生素,并保持充足的休息,按醫生要求服用藥物,必要時可住院調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