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長期開除濕對身體是有害的,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空調除濕功能主要是通過冷凝空氣中的水汽來降低濕度。長期處于這種除濕環境下,空氣會變得干燥。首先,干燥的空氣會對呼吸道產生不良影響,容易導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受損,使人出現咽喉疼痛、咳嗽等癥狀,還會降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增加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風險。其次,對于皮膚而言,長期的干燥環境會使皮膚水分流失加快,皮膚變得干燥、粗糙、瘙癢,甚至可能引發皮膚過敏等問題。再者,從中醫角度來看,人體的津液與氣血運行密切相關,長期處于干燥環境會耗傷津液,影響氣血的濡養功能,導致身體出現疲勞、頭暈、眼睛干澀等不適癥狀,尤其對于本身陰虛體質的人群,危害更為明顯。
在日常護理方面,若因特殊需求使用空調除濕功能,可在室內放置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將濕度控制在40%-60%較為適宜。多喝水,及時補充身體因干燥環境流失的水分,可多吃一些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如百合、銀耳、雪梨等。同時,注意避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定時開窗通風,讓新鮮空氣進入室內,減少因空氣不流通帶來的健康隱患,以維持身體的健康平衡。
